个儿不高,戴着眼镜,话不多的宋新勇,2014年7月从江西理工大学毕业后,来到铜冠冶化分公司担任电气技术员。
他是典型的“理工男”,遇到技术难题就是不吃饭不睡觉也要搞通。凭着这么一股“狠劲”,他恁是从一个初生牛犊的大学生成长为一名技术过硬的“小能手”。
故障排除“小能手”。自动化电气控制是生产设备运行的“神经元”,一旦发生故障,往往需要一遍一遍地从头梳理,排查过程千头万绪、非常繁杂。只要一有空闲时间,宋新勇就带着找问题找隐患的想法下现场,了解电气设备运行状况,处理发现的小隐患小故障,磨练技术,积累经验,加班加点对他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。
去年一次10千伏配电系统出现单相接地故障,他通过调取电力监控系统的运行日志,凭着丰富的实战经验,迅速判断是1号发电机绝缘故障,立即采取主动停车措施排除故障。
短短几年,他先后排除隐患故障600余次,参与解决较大的电气设备事故40多次,有力保障供配电系统安全、稳定运行。
技术创新“小能手”。宋新勇深知打铁还得自身硬。工作后,喜欢看书学习的习惯一直没丢,他经常上网查标准规范,翻专业书籍,并结合实际总能想出“新点子”。
一次,余热发电1号机组不能并网,正当大家束手无策时,他创造性地提出停机做发电机假并网试验。
新方案不仅成功排除故障,还比原计划提前两天完成并网,也为后续排除此类故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。
宋新勇爱动脑较真。他发现在低压跳电事故中,焙烧低配跳电导致生产系统停产占了绝大多数。通过现场观察分析,找到铁质粉尘和酸性气体是导致频繁跳电的“罪魁祸首”,由他提出的对焙烧低压配电柜带电清洗新技术,大大降低环境因素对供配电系统的影响。
能源管理“小能手”。为了加强和提升设备和能源管理水平,宋新勇自学开发了能源流程图远程实时监控系统,重新梳理并细化了能源管理边界和工作职责。
工作细心的他在核算电费时,发现供电公司因系统故障重复计费多了200余万元电费。同时因工作人员“疏忽”提前按最大需量核定值多收了10余万元基本电费,他第一时间联系供电公司及时调整了电费账单。
在能源分析时,他发现一段时间球团焦炉煤气单耗异常偏高,通过现场调查分析,判断焦炉煤气一次计量器具存在计量失准问题,经与供应商泰富特材协商谈判,退还277万元多收费用。
他常说,不仅要当“听诊器”,还要做“灭火器”,更要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当好“保电护能”卫士。
(胡永斌)
|